隐居杂兴 其九

槎牙诗骨等梅臞,试启青铜失故吾。
啖蔗祇应佳境近,解袍那想故人无。
推排景物归吟卷,安顿江山入画图。
只此可堪供活计,底须舍瑟学齐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隐居杂兴·其九》是明代诗人薛亹的作品。此诗不仅展示了薛的文学才华,还反映出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热爱。下面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薛亹是明代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以其精湛的文学造诣和深厚的历史知识而著称。他的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深受读者喜爱。

  2. 原文及翻译

  • 原文
    槎牙诗骨等梅臞,试启青铜失故吾。
    啖蔗祇应佳境近,解袍那想故人无。
    推排景物归吟卷,安顿江山入画图。
    只此可堪供活计,底须舍瑟学齐竽。
  • 译文
    如诗如骨的诗人在梅花旁徘徊,试图从青铜器中寻回失去的自我。
    享受吃甘蔗的乐趣,只有在美景相伴之处才显得那么惬意;卸下包袱,不再追求名利,只愿与山水为伴。
    整理眼前的山水景色,将其融入诗歌之中,成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如此生活足以自给自足,无需羡慕那些追逐功名的人。
  1. 作品背景
  • 创作时间:此诗作于宋末元初,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审美情趣。
  • 作者经历:薛亹生活在一个多变的时代,他的诗歌往往蕴含着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和感慨。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1. 赏析与评析
  • 艺术特色:薛亹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歌具有强烈的画面感。
  • 思想内容:此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物欲、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隐居杂兴·其九》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反映宋代文人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文献。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对于喜欢古代诗词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了解宋代文化和人文精神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