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柳氏月江诗

何人种此玻瓈橘,挂在空高寒露湿。
秋风吹堕清泠中,惊杀神髯夜深蛰。
钴鉧潭中岂无月,冷光长照衰羁泣。
何如阿孙屋头月,时时投取杯中吸。
吸馀吐向笔墨间,纸上淋漓流月汁。
前年劫火到诗屋,月走江寒烧不及。
青山夜起绕皆山,满地芦花不堪拾。
何时短棹钓西江,雪寒一夜无蓑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江柳氏月江诗》是宋代诗人赵文创作的七言长律,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古代文学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介绍《西江柳氏月江诗》:

  1. 作品原文
    何人种此玻璃橘,
    挂在空高寒露湿。
    秋风吹堕清泠中,
    惊杀神髯夜深蛰。
    钴鉧潭中岂无月,
    冷光长照衰羁泣。
    何如阿孙屋头月,
    时时投取杯中吸。
    吸馀吐向笔墨间,
    纸上淋漓流月汁。
    前年劫火到诗屋,
    月走江寒烧不及。
    青山夜起绕皆山,
    满地芦花不堪拾。
    何时短棹钓西江,
    雪寒一夜无簑笠。
  2. 作品背景
    《西江柳氏月江诗》创作于宋代,具体年份不详。该诗的确切作者身份目前无法考证,只能根据诗的内容和形式推断为赵文所作。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与情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3. 作品鉴赏
  • 意境深远:《西江柳氏月江诗》以自然景色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时光流逝以及美好事物易逝的哲思。诗中的“月走江寒”形象地描绘了月亮与江水相伴的景象,寓意着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孤独。
  • 艺术特色:诗的结构严谨,语言简练而不失韵味,特别是其中的“秋风吹堕清泠中”,用词精准,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此外,诗中还融入了一些象征和隐喻,如“冷光长照衰羁泣”中的“衰羁泣”既指诗人自身的孤寂,也隐含了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月亮、秋天、江水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中的“吸馀吐向笔墨间,纸上淋漓流月汁”等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流露和艺术创作过程。
  1. 作品影响
    《西江柳氏月江诗》作为宋代文人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关注,即使在今天,其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仍然被广泛认可和传颂。诗中的自然描写和人文情怀,为后世文人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参照,也启发了无数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西江柳氏月江诗》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作品,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情感的文学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于爱好古诗词的人们来说,深入理解并欣赏这首诗,无疑能够更加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诗意盎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