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自为寿

先生老矣,饱阅人间世。
磨衲簪缨等游戏。
趁馀生强健、好赋归欤,收拾个,经卷药炉活计。
辟寒金剪碎,漉蚁浮香,恰近重阳好天气。
有荆钗举案、彩服儿嬉,随分地、且贵人生适意。
也不愿、堆金数中书,愿岁岁今朝、对花沉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洞仙歌 自为寿》是元代著名文学家王寂的代表作品之一

《洞仙歌 自为寿》的作者是王寂,字元老,号拙轩,出身于金朝的玉田县(今河北省玉田县)。王寂的生平颇具传奇色彩,他天德三年考中进士,历任太原祁县令、真定少尹兼河北西路兵马副都总管等职。然而,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在担任真定少尹期间,因救灾事宜蒙冤被贬至蔡州防御使。后凭借中都路转运使的身份得以复职。王寂晚年归隐,享年七十七岁,谥文肃。

《洞仙歌 自为寿》作为王寂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作者本人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情感,也折射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诗中“先生老矣,饱阅人间世。磨衲簪缨等游戏。趁馀生强健,好赋归欤,收拾个、经卷药炉活计”,表达了对生命流转的感慨与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而“辟寒金翦碎,漉蚁浮香,恰近重阳好天气”等句,则描绘了一幅秋高气爽,品茗赏菊的美好画面。

《洞仙歌 自为寿》不仅是王寂个人生活态度和哲学思想的反映,更是元代社会生活、文化风貌的一面镜子。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人们可以窥见那个历史时期文人墨客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以及他们如何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