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俄惊霹雳声,老龙功过此应分。
不知东海因谁祭,却笑西华欲自焚。
四面蔽亏无日月,百神奔走会风云。
时人那识天公事,一溉惟知有巨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平地俄惊霹雳声,老龙功过此应分。
不知东海因谁祭,却笑西华欲自焚。
四面蔽亏无日月,百神奔走会风云。
时人那识天公事,一溉惟知有巨君。
《十六日雨》是金末元初的著名诗人李俊民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李俊民的生平背景与诗歌创作息息相关。他是金泽州晋城人,字用章,号鹤鸣道人,得程氏之学及邵雍《皇极》数。李俊民在官场生涯中曾短暂进入朝廷,后因政治原因隐居,晚年时继续以教书为生。这种经历使得他在诗歌中融入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深刻的社会观察,从而创作出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
《十六日雨》是李俊民在金末元初时期所作,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战乱频繁的动荡时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也反映了个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诗中“平地俄惊霹雳声,老龙功过此应分”表达了在乱世之中,人们感受到的自然界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历史进程的思考。
通过对《十六日雨》这首诗的分析,不难发现其不仅在语言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更在思想深度和社会意义上展现出独特的价值。作为文学经典,它不仅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也是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