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七日登龙尾山寺

古寺寻龙尾,山城送马蹄。
花浓香腽肭,泉莹冷玻璃。
寒食春无几,催归日欲西。
春风吹病眼,烟树远凄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月七日登龙尾山寺》是金代诗人冯子翼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围绕这首诗展开详细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冯子翼(约公元1170年前后在世),字士美,金代定州中山(今内蒙古宁城西)人。
  • 金海陵王正隆二年(1157)进士。
  • 以同知临海军节度使事致仕。
  • 性格刚果,与物多忤,因此仕宦不进。
  • 有诗、词传于世,元好问云:“士美诗有笔力”(《中州集》卷二)。
  1. 诗歌原文
    古寺寻龙尾,山城送马蹄。
    花浓香腽肭,泉莹冷玻璃。
    寒食春无几,催归日欲西。
    春风吹病眼,烟树远凄迷。

  2. 诗歌赏析

  • 首句“古寺寻龙尾”,描绘了诗人探寻古老寺庙的情景,其中“龙尾”指的可能是寺庙附近的某个景点或景观。
  • “山城送马蹄”,则写出了诗人站在山城高处,目送远处马蹄声渐远的景象,这里的“山城”可能是指一座山中的城市或者山顶上的建筑。
  • “花浓香腽肭”,形容了花的浓郁香气扑鼻而来,而“香腽肭”是一种香料名,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别的花香。
  • “泉莹冷玻璃”,描绘了泉水清澈透明,犹如冷玉一般。
  • “寒食春无几”,表达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感觉,寒食节在古代是用来纪念先人的节日,而“春无几”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
  • “催归日欲西”,描述了太阳即将落山,给人一种时光匆匆的感觉。
  • “春风吹病眼”,表达了诗人因春日温暖而引发的身体不适。
  • “烟树远凄迷”,则是对远方景色的描绘,烟雾缭绕中的树木显得朦胧而美丽。

《三月七日登龙尾山寺》作为冯子翼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个人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的诗歌艺术以及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