缑山谣

缑云轻,缑月明。
缑山仙人弄月云,徘徊鸾鹤吹玉笙。
仙人轻举斗星横,云月悠悠薄太清。
浮丘真人学道成,丹砂九转飞云星。
羽衣芝盖遥相迎,游軿相与朝玉京。
海日岧峣射青阙,阆霞崆峒烘赤城。
倏而白藏变元英,尘寰沧海桑田平。
纷纷万兆兮如痴蝇,菌蕙晷促兮不暂停。
大道茫茫兮其自灵,故山松桂兮烟冥冥。
邦人思旧兮未忘情,香火华华兮视清明。
青天寥寥兮望霓旌,饮鹤池边兮几番春草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缑山谣》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原文】
缑山高处月明时,
万籁无声露华滋。
鹤唳清空听不彻,
人间何处觅仙词?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缑山上看到的景象和感受。缑山位于洛阳附近的缑氏城(今河南偃师县),是唐代诗人王建经常游历的地方,他在这里看到了月明之夜、万籁俱寂以及鹤唳清空等自然美景。

“缑山高处月明时”,开头两句描绘了夜晚在缑山上看到的景象。这里的“高”和“明”分别指代缑山的高度和明亮的月亮,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万籁无声露华滋”,接下来两句进一步描写夜色中的自然景观:满地的露水滋润着万物,显得格外清新。

最后,“鹤唳清空听不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