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示李梁张三人

李张梁,听少告。
休恁踌躇,纵得心颠倒。
每恨玉阳无答报。
似此修行,何日归蓬岛。
大唐僧,九度老。
万种难辛,一志终须到。
东进佛经弘释教。
相契如来,证果真常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苏幕遮·示李梁张三人》是一首表达作者对三位朋友鼓励与期许的元代作品。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王处一,金朝人,他的这首《苏幕遮·示李梁张三人》,不仅在文学上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他深邃的人生感悟和丰富的情感世界。王处一通过这首词,传达了他对朋友深厚的关怀和期望,同时也体现了他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这首诗歌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人们的精神状态。
  2. 诗词原文及翻译:该词由王处一创作,原文如下:“李张梁,听少告。休恁踌躇,纵得心颠倒。每恨玉阳无答报。似此修行,何日归蓬岛。”译文为:李张梁,请多倾听并告知我。不要过于犹豫不决,即使心中有所动摇。常常遗憾玉阳没有回应回报。像这样进行修炼,何时能回到蓬岛?
  3. 诗词赏析:这首词表达了王处一对三位朋友的深厚情感。他通过“休恁踌躇”劝诫他们不必过于犹豫不决,强调坚定信念的重要性。同时,他也期待他们能在修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最终达到理想的彼岸。整首词充满了激励与期待的情感,让人深感共鸣。
  4. 背景介绍:王处一生活在金朝末年,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处一创作了这首富有哲理的词,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给读者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这首词不仅展示了王处一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精神面貌。
  5. 主题思想:从主题上看,王处一在词中表达了对于人生道路上迷茫与坚持的思考。他鼓励朋友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不被眼前的困境所迷惑。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王处一的《苏幕遮·示李梁张三人》不仅仅是一首诗词,它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意以及对人生的深刻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