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高士

堕甑归来百念空,自烧灵药洗衰容。
身为幽冀市中客,家在华嵩云外峰。
一片懒衣如画鹤,半盂残饭胜烹龙。
只愁了却松楸事,飞入烟萝不再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王高士》是元代诗人王执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1. 创作背景:据《元诗选》记载,王执谦被荐为符宝典书,仕至翰林应奉。然而,在仕途上并不得意的他可能感到内心的空虚和迷茫。因此,他在游京师之后,被推荐到京师任职,但最终并未得到重用。这种经历可能使他对官场的不公和名利的追求感到失望,从而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 诗歌原文:堕甑归来百念空,自烧灵药洗衰容。身为幽冀市中客,家在华嵩云外峰。一片懒衣如画鹤,半盂残饭胜烹龙。只愁了却松楸事,飞入烟萝不再逢。
  3.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情感。首联“堕甑归来百念空,自烧灵药洗衰容”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从繁华都市回归田园后心境的变化。颔联“身为幽冀市中客,家在华嵩云外峰”则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超脱。颈联“一片懒衣如画鹤,半盂残饭胜烹龙”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尾联“只愁了却松楸事,飞入烟萝不再逢”则流露出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4. 名家评价:明代学者李裕在《送王文学比玉教授宜兴》一诗中称赞王执谦:“诸生新进士,文学旧科名。经训知能事,才华况老成。”。清代学者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提到:“王伯益为翰林应奉,其词颇清婉可爱。”。这些评价都表明了王执谦在当时文坛上的地位及其作品的艺术价值。

《送王高士》不仅是元代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反映那个时代文人心态的重要文献。王执谦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失望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诗更好地理解元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学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