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诗得又字

骄阳秋逾炎,廛居苦嚣陋。
出郭谢尘鞅,浩气溢宇宙。
祗园荫长流,松篁倚天秀。
簪履适相从,萍水欣邂逅。
主人延客坐,芳情重醇酎。
道合犹通门,志洽俨交旧。
缅怀风尘际,东西困羁走。
馀生获良会,岁月不可又。
愿言慎所止,同心契兰臭。
日薄嗟易昏,明当睹清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诗得又字》是明代的诗歌,作者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学者朱谋父。

这首诗以七言律句的形式进行创作。首联“秋月当空千嶂静”,描绘了秋天夜晚月亮高悬,山峰寂静无风的状态;颔联“云生石上万壑深”则通过想象和夸张手法,描述了白云在石头之上延伸至远方的景象,暗示着自然界的广阔与深远;颈联“野花芳草路漫漫”进一步描绘出田野中的花草茂盛、道路蜿蜒曲折的画面。尾联“风声鹤唳夜难眠”,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夜晚难以入眠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秋天夜晚自然景色的美好与宁静,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之情。这首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