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瓢形似鹤,山馆泻琼浆。
醉后书符验,常时施药忙。
坛横星斗影,帔着海霞光。
究彻玄玄理,吹笙谒紫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山瓢形似鹤,山馆泻琼浆。
醉后书符验,常时施药忙。
坛横星斗影,帔着海霞光。
究彻玄玄理,吹笙谒紫皇。
《寄李鹤瓢士明》是元末明初王行所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道家哲学的独到见解。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王行,元代著名诗人,其创作活动大致在元末明初时期,这一时期正值元朝末年到明朝初期的转型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多有忧国忧民之情。王行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和人民的苦难。
诗歌原文:山瓢形似鹤,山馆泻琼浆。醉后书符验,常时施药忙。坛横星斗影,帔着海霞光。究彻玄玄理,吹笙谒紫皇。 这首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隐喻了人生哲理与精神追求。诗中“山瓢形似鹤”象征着高洁与超脱,而“山馆泻琼浆”则暗示了生活的奢华与放纵。整体上,诗歌通过对比和象征,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思考。
《寄李鹤瓢士明》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生哲理更是值得后世读者深入探讨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