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寒山拾得图

松风谡谡生夜凉,白露欲湿练衣裳。
苍苍古苔遍幽石,石根烟筱连疏篁。
携手道人同徙倚,应是禅床定初起。
笑指天边明月光,方寸要当如此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寒山拾得图》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王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作者介绍
  • 生平与成就:王行的生平颇为传奇,他在元末授徒齐门,与高启、徐贲、张羽等被称为“十友”。后因事被牵连,家塾师之位被富人沈万三聘请,但不久之后便因蓝玉案父子坐死。然而,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继续从事文学创作和书画艺术,有《二王法书辨》、《楮园集》、《半轩集》等著作传世。
  1. 诗歌原文
  • 松风谡谡生夜凉,白露欲湿练衣裳。
  • 苍苍古苔遍幽石,石根烟筱连疏篁。
  • 携手道人同徙倚,应是禅床定初起。
  • 笑指天边明月光,方寸要当如此耳。
  1.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松风、白露、古苔、烟筱,这些自然元素共同构筑了一幅充满禅意和诗意的背景。
  • 人物形象:诗中的“道人”和“拾得”形象生动,他们携手同行的姿态,似乎在暗示着一种精神上的契合和默契。
  • 哲理思考:结尾的“笑指天边明月光,方寸要当如此耳”,则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深刻反思,提示人们内心应当保持平和与清明,如同明月一般皎洁无瑕。

《题寒山拾得图》不仅是王行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唐代两位高僧——寒山子与拾得——的致敬。整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哲学意味,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精神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