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主人书画舫

乱后重登旧草堂,主人延客晚樽凉。
风摇竹影书签乱,花落池波砚水香。
离别顿惊年岁改,梦魂愁杀路途长。
欲知阮籍何由哭,四海兵戈两鬓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山主人书画舫》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王蒙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元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态度。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王蒙是元末明初浙江湖州人,字叔明,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他是元末四家中的一员,与黄公望、倪瓒、吴镇并称“元四家”,在绘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隐居于仁和之黄鹤山,以文墨和画艺闻名于世。他的诗画作品深受后人推崇,尤其在山水画方面有独到之处。
  2. 诗歌原文
    乱后重登旧草堂,主人延客晚樽凉。 风摇竹影书签乱,花落池波砚水香。 离别顿惊年岁改,梦魂愁杀路途长。 欲知阮籍何由哭,四海兵戈两鬓霜。
  3. 诗歌赏析:王蒙的这首诗《玉山主人书画舫》表达了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感慨。诗中的“乱后重登旧草堂”暗示了作者经历了战乱后的归隐与重生,而“风摇竹影书签乱,花落池波砚水香”则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4. 艺术特色:《玉山主人书画舫》在艺术表现上独具匠心,尤其是对自然景物的刻画,如“风摇竹影”、“花落池波”等,都充满了生动的细节描写,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意境。此外,整首诗的结构紧凑,语言简练,既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又不失文学的美感。
  5. 历史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末明初,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许多文人被迫流离失所,寻求心灵的寄托。《玉山主人书画舫》作为这一时期的产物,不仅体现了王蒙个人的情感和思考,也折射出当时社会文化的变迁和文人的生活状态。

《玉山主人书画舫》不仅是王蒙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那个时代文人群体共同经历的象征。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以及他们在动荡时代中保持的文化自信和艺术追求。对于喜爱古代诗词和艺术的朋友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部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深入研读和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