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州舟中述怀

去国已兼旬,飘零叹此身。
虚名天所靳,薄宦命常屯。
承诏惊逾陇,修书幸获麟。
扁舟风雨恶,愁绝宛丘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陈州舟中述怀》是明代诗人王祎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无奈。以下是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生平经历:王祎(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字子充,义乌来山人,后来依靠外祖父母居住在青岩傅。他的生平经历了从早年的游历到晚年的归隐,其文学创作多反映这一时期的生活与思想变化。
  1. 诗句解读
  • 去国已兼旬:表达了诗人离开故土已经很长时间,长时间的漂泊和流离使他深感孤独和无助。
  • 飘零叹此身:诗人感叹自己如同飘零的落叶,没有固定的栖息之地,生命漂泊不定。
  • 虚名天所靳:意味着虽然拥有虚名,但这些都是上天的恩赐,而非个人真正努力的结果。
  • 薄宦命常屯:暗示了仕途不顺,经常处于困境之中。
  • 承诏惊逾陇:接到朝廷诏书时的惊慌,表明诗人在官场上遇到了重大挑战。
  • 修书幸获麟:通过修书获得好运,可能指获得了一些官职或认可。
  • 扁舟风雨恶:形容旅途中天气恶劣,生活困苦。
  • 愁绝宛丘津:在宛丘的渡口,诗人因忧愁到了极点而无法自拔。
  1. 诗歌鉴赏
  • 艺术风格:王祎的诗歌风格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反映了他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 主题内容: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状态,如官场的黑暗、人生的无常等。
  1. 文化影响
  • 文学地位:王祎的诗歌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被后世学者广泛研究和讨论。
  • 读者评价:许多读者和研究者认为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1. 历史评价
  • 古代评论:历史上不少文学评论家对王祎的诗歌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成就和审美价值。
  • 现代研究:现代学者对王祎的生平事迹和诗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王祎的《陈州舟中述怀》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生活经历,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生活态度。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文化追求。此外,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切感人,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