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李千户

丈夫生世间,虽死期不朽。
宁令七尺躯,泯没百年后。
圣主居九重,太平日云久。
勾陈肃羽卫,列象应星斗。
柰何折冲具,往往犹掣肘。
豢养空复勤,骊黄纷牝牡。
徭蛮昔梗化,淮盗近兴丑。
奇策殊不闻,深恩讵堪负。
桓桓李将军,仗节海隅守。
铁甲萦绿縢,金符绾朱纽。
平生韬略书,披绎长在手。
智勇未及宣,青萍夜常吼。
先生制夷夏,武备殊不苟。
先事防不虞,威声詟飞走。
马援革裹尸,王罴箭如首。
一怀报国志,爵禄随亦厚。
双瓶送君别,行旆依官柳。
赠言岂徒为,醉击秦声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别李千户》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王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有着独到之处,而且在内容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王祎,字子充,浙江义乌人,元末明初时期的文学家。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幼年即显示出过人的才气,成年后师从柳贯、黄?等人学习,以文章闻名于世。
  • 政治经历:王祎晚年隐居青岩山中,尽管时政衰敝,他还是被朱元璋召为江南儒学提举、南康府同知,显示了他在政治上的活跃和影响力。
  1. 诗歌原文
  • 诗句解读:“丈夫生世间,虽死期不朽。”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价值的肯定和对于死亡不朽理想的追求。
  • 其他诗句:诗中的“宁令七尺躯,泯没百年后”则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交织的感慨。而“桓桓李将军,仗节海隅守”则赞颂了一位忠诚的将领,表明了王祎对其英勇和忠诚的敬仰之情。
  1. 诗歌主题
  • 忠君爱国:通过对李千户的赞扬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忠心耿耿的情感。
  • 忧国忧民:反映出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关注以及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 理想与现实的反差:通过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1.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作为元明之际的代表作品,《赠别李千户》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 社会影响:王祎的诗歌不仅是文学作品,也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赠别李千户》不仅是王祎个人的杰作,也是元末明初社会动荡和文化冲突的缩影,它通过诗歌这一形式深刻地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念、社会理想和个人情感。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而且其深刻的思想和情感也给予后人无限的启示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