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双溪上对月怀故人

秋气日以肃,秋夜日以长。
萧然清溪上,对此明月光。
月虽照我身,岂能知我心。
我心亦何为,所思在所钦。
嗟君玉雪姿,与我同心期。
此月若照君,君能不予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夜双溪上对月怀故人》是元末明初诗人王祎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
    秋气日以肃,
    秋夜日以长。
    萧然清溪上,
    对此明月光。
    月虽照我身,
    岂能知我心。
    我心亦何为,
    所思在所钦。
    嗟君玉雪姿,
    与我同心期。
    此月若照君,
    君能不予思。

  2. 作者简介
    王祎,元末明初浙江义乌人,字子充。幼敏慧,师从柳贯、黄𧪽,以文章名世。元末隐居青岩山中,朱元璋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南康府同知。因劝降梁王归顺,遇害于云南。著有《大事记续编》、《重修革象新书》等。

  3.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祎隐居青岩山中之时,当时他看到秋夜之景与对故人的思念之情交织,遂有此感而发。

  4. 诗句赏析
    “秋气日以肃,秋夜日以长。”这两句描绘了秋天的气息和夜晚的景色,给人以静谧和深远的感觉。“萧然清溪上,对此明月光。”则通过清溪与明月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月虽照我身,岂能知我心。”透露出尽管月亮明亮照耀着诗人的身体,但并不能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我心亦何为,所思在所钦。”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于故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嗟君玉雪姿,与我同心期”则是诗人对故人的赞美和对未来共同前行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秋夜双溪上对月怀故人》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元末明初社会背景下的文化产物。王祎通过这首作品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