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春风写竹作

行幐青竹杖,溪上独来时。
风定游丝堕,天长去鸟迟。
闲云流水意,随柳傍花诗。
无限幽人思,寻常少得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洛水春风写竹作》是王翰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元末明初,体现了王翰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素养。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简介:王翰,字时举,元末明初人,河南禹县人。他生卒年未详,但据记载,他在元末隐居中条山,入明后为周王橚的长史,因进谏不被采纳而断指佯狂而去。后来他成为翰林编修,但因参与彝民起义而被流放至廉州教授,最终病逝于彝民起事中。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其作品也因此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2. 作品原文:《洛水春风写竹作》是王翰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如下:

行幐青竹杖,溪上独来时。  
风定游丝堕,天长去鸟迟。  
闲云流水意,随柳傍花诗。  
无限幽人思,寻常少得知。  

这首诗共四联,每句五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幽静的竹林之中,感受着那份宁静与美好,同时也反映了王翰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态度。

  1. 作品鉴赏:《洛水春风写竹作》在艺术表现上颇具特色。首先,诗人善于运用自然景观来抒发情感,通过对风、云、鸟等元素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其次,诗中蕴含了丰富的意象,如“竹杖”“溪上”“风定”等词汇,都为诗歌增添了不少意境。最后,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既符合五言律诗的形式要求,又不失流畅自然。

《洛水春风写竹作》不仅是王翰个人才华的体现,更是元末明初文化繁荣的重要见证。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还能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