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功岩

琬琰何时写,磨崖纪圣功。
石红经火烈,字绿见苔封。
疏决功能就,怀襄害亦穷。
鱼虾民免化,至德与天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禹功岩》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王翰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体现了他对古代文化与历史的深刻理解。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王翰,字时举,生于元末的河南禹县。他是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其生平事迹较为复杂。在明朝建立前后,王翰隐居中条山,后因周王橚的谋反之事被召入宫廷,最终以断指佯狂的方式离朝。他的诗歌创作生涯虽然短暂,但留下了诸多传世之作。
  1. 诗歌原文
  • 琬琰何时写,磨崖纪圣功。
  • 石红经火烈,字绿见苔封。
  • 疏决功能就,怀襄害亦穷。
  • 鱼虾民免化,至德与天同。
  1. 作品赏析
  • 艺术特色:《禹功岩》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全诗以咏史为题材,通过对古代名胜的描写来抒发对古人智慧和功绩的崇敬之情。诗中“石红经火烈”与“字绿见苔封”两句,既形象地描绘了岩石经过岁月风化的自然景象,又隐喻了历史变迁中文化的保存与传承。
  • 主题思想:诗中的“疏决功能就,怀襄害亦穷”反映出诗人对于国家治理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而“鱼虾民免化,至德与天同”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人民免受战乱之苦、社会和谐的理想状态。

王翰的《禹功岩》不仅是一首艺术性高的诗歌作品,更是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古代诗人的思想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