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旦占年喜得晴,春来无物不回生。
日升旸谷冰初泮,星转苍龙木向荣。
斗米三钱书岁稔,遗蝗千尺见时平。
风流只有梁园客,特寄新诗为写情。
谷日喜晴和体方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谷日喜晴和体方韵》是元末明初王翰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下面将进行详细分析:
作者简介:王翰,字时举,元末明初人,河南禹县人。王翰在元末隐居中条山,后入明为周王橚长史,但因直言进谏不被采纳而断指佯狂而去。后来王翰被起用为翰林编修,后因参与彝民起义被流放到廉州教授,最终不幸死于战场。
诗歌原文:
谷旦占年喜得晴,春来无物不回生。
日升旸谷冰初泮,星转苍龙木向荣。
斗米三钱书岁稔,遗蝗千尺见时平。
风流只有梁园客,特寄新诗为写情。诗歌赏析:《谷日喜晴和体方韵》是一首表达喜悦之情的七言律诗,全诗描绘了春日的景色与心情。首联“谷旦占年喜得晴,春来无物不回生”直接点明了时节和心情,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的景象;颔联“日升旸谷冰初泮,星转苍龙木向荣”则进一步描绘了春日里太阳升起时的光辉景象,以及树木的生长变化。颈联“斗米三钱书岁稔,遗蝗千尺见时平”表达了丰收的场景和战争结束带来的和平。尾联“风流只有梁园客,特寄新诗为写情”,则抒发了诗人对友人或故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王翰的《谷日喜晴和体方韵》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