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教送汝阳王之国汝宁

宗藩百世镇夷门,列郡分封合礼文。
仙李盘根随地盛,银潢泻𣲖自天分。
山川西去连秦晋,风教南来及汝坟。
此去贤王思圣泽,千年职贡效殷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教送汝阳王之国汝宁》是一首七言律诗,由元末明初诗人王翰创作。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从诗歌内容来看,王翰通过“宗藩百世镇夷门”开篇,表达了对宗室后裔汝阳王的崇高敬意和对其封地的祝福。接着,“列郡分封合礼文”一句则展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礼仪规范与政治制度。此外,“仙李盘根随地盛,银潢泻𣲖自天分”等诗句,不仅描绘了地理环境的美好,也体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和谐统一。

在艺术手法上,王翰运用了传统的七言律诗形式,这种形式讲究平仄韵律的严谨,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悦耳。同时,王翰在诗中巧妙地使用了比喻和象征,如“仙李盘根随地盛”中的“仙李”,象征着繁荣昌盛;而“银潢泻𣲖自天分”中的“银潢”则暗示着皇权的神圣不可侵犯。这些艺术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得读者能够在品味诗歌的同时,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历史背景方面,王翰生活在元末明初这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那个时代社会变迁的反映。通过对王翰的生平及其诗歌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当时的政治局势和社会风貌。例如,王翰对汝阳王前往汝宁封地的场景进行了描绘,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关注,也是对国家政治格局的隐喻。

王翰的《奉教送汝阳王之国汝宁》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元末明初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与学习,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也能够从中汲取到宝贵的历史智慧和文化养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