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策路迢迢,经年别石桥。
厌听方广磬,去看浙江潮。
雪透麻鞋冷,云和布衲挑。
旧时清隐地,月落故山遥。
送天台僧雪中入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天台僧雪中入杭》赏析
在唐代的诗坛上,叶颙所作的《送天台僧雪中入杭》,以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我心目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这首诗不仅表达了我对这位天台僧人深深的不舍之情,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
诗中“杖策路迢迢,经年别石桥。”描绘了一幅旅途艰辛的画面。作者通过“杖策”和“石桥”两个意象,勾勒出一位行者孤独而坚定的形象。这不仅是对行者路途遥远的写照,更是对人生旅途中坚持与挑战的隐喻。
“厌听方广磬,去看浙江潮。”这两句诗透露出一种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向往。方广磬的声音在静谧的旅途中显得格外刺耳,但作者并未因此而感到烦躁,反而选择了去观赏波澜壮阔的浙江潮,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诗中的“雪透麻鞋冷,云和布衲挑”,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寒冷而又清苦的世界。这不仅是对于行者物质生活的描述,更深层次地表达了一种对艰苦生活的超越和接纳,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这种对苦难的淡然处之,体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
“旧时清隐地,月落故山遥。”最后一句,诗人用“旧时清隐地”和“月落故山遥”来结束全诗,既呼应了开头的“杖策路迢迢”,又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哀愁和哲理的深度。它让我们思考人生的归宿,以及如何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宁静的心灵。
《送天台僧雪中入杭》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诗歌,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启迪。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思考,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精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