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尊师龙兴纪游二十一首 其四 泊宫步门

人归石城边,鸟没白沙尾。
秋风凉萧萧,波静月如洗。
水凫栖不定,半夜犹飞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吴尊师龙兴纪游二十一首·其四·泊宫步门》是元代诗人危素的作品。此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夜晚泊舟宫步门外的宁静画面。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危素,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歌多反映了元代社会的现实与情感,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1. 原文展示
  • 人归石城边,鸟没白沙尾。
  • 秋风凉萧萧,波静月如洗。
  • 水凫栖不定,半夜犹飞起。
  1. 诗意解析
  • 人归石城边:这里的“石城”可能是指古代的城墙或山城,诗人通过“人归”描绘了人们归家的情景,增添了一丝人间烟火气。
  • 乌没白沙尾:描写了夜幕降临时,鸟儿消失在月光下,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神秘的景象。
  • 秋风凉萧萧,波静月如洗: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清凉与平静,月亮在水面上倒映,仿佛被水洗过一般,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 水凫栖不定,半夜犹飞起:这里描绘了水边的野鸭栖息不安定,半夜仍然飞起的景象,表现了它们对环境的敏感以及对自由的渴望。

《和吴尊师龙兴纪游二十一首·其四·泊宫步门》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还反映了元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的文化特征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