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独立有怀

秋老溪贫独夜时,邛枝移遍响虫飞。
山城鼓叠月生海,林屋灯寒风动扉。
带雪关河人别久,隔天书札雁来稀。
忘情每有难忘者,黄叶一庭霜满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夜独立有怀》是何中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与感慨,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友情淡漠和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何中,元朝抚州乐安人,字太虚,一字养正。少颖拔,以古学自任,学弘深该博。
  • 何中在文宗至顺间应行省之请,讲授于龙兴路东湖、宗濂二书院,有《通鉴纲目测海》、《通书问》、《知非堂稿》等作品传世。
  1. 诗歌原文
    秋老溪贫独夜时,邛枝移遍响虫飞。
    山城鼓叠月生海,林屋灯寒风动扉。
    带雪关河人别久,隔天书札雁来稀。
    忘情每有难忘者,黄叶一庭霜满衣。

  2. 诗歌解析

  • 意象丰富:诗中的“邛枝”和“虫飞”营造出秋天的凄凉景象,而“月生海”则描绘出月光如海一般的宁静美景。
  • 情感深沉:通过对秋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寂寞的感受,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回忆。
  • 艺术表现:何中的用词精炼,尤其是“带雪关河人别久,隔天书札雁来稀”,既展现了边塞的孤寂,又体现了书信往来的稀少,反映了战争带来的影响。
  1. 文学价值
  • 历史背景:此诗创作于元末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和文人的生活状态。
  • 艺术风格:何中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能够引人深思。
  1. 后世评价
  • 学术认可:《秋夜独立有怀》作为何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元代诗歌的重要代表。
  • 文化传承: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成就,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被后人传颂。

《秋夜独立有怀》不仅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更因其在元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而成为研究的重要对象。通过这首诗,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感,还能从中领悟到时间流转、人生变迁的主题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