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衣上野航,回首谢山阪。
日澹秋水空,风清片帆远。
沙光侵岸发,峰影随人转。
前渡烟火深,离亭路今缅。
发新淦金水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发新淦金水亭》是元代诗人何中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以其生动的画面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日江行图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至顺年间,当时应行省之请,何中在龙兴路东湖、宗濂二书院讲授经史之学。这种学术活动的环境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独特的素材。诗中提到的“振衣上野航”,不仅展现了诗人轻装上路的姿态,也暗示了他对于自由探索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从诗的字面意义上来看,“振衣上野航”意味着诗人整装出发,乘船驶向野外的动作显得轻捷而充满活力。这不仅是一次物理上的移动,更是一次心灵的释放和对自然美的感悟。诗人在描述这一场景时,用“回首谢山阪”表达了他对过往经历的一种感激之情,以及对自然的深切敬畏。
“日澹秋水空”,这句话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阳光虽然明亮但不再炽烈,水面也因此显得空旷。这样的描写不仅传达了季节变换带来的美感,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而“风清片帆远”,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清风徐来,帆船渐行渐远,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和谐之美。
诗的最后一句“离亭路今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行程的怀念,尽管已经到达目的地,但心中仍然留有深深的不舍和回忆。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对旅行过程中所遇之人和事的一种感慨和尊重。
《发新淦金水亭》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文化精神的象征。它鼓励人们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去珍惜那些与自然和他人的美好相遇,同时也提醒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停下脚步,去感受和思考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