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理秋祓,嘉节协乾阳。
爰与幕中友,临眺涉崇冈。
维时天气肃,芬菊已沾霜。
雷雷风振谷,凄凄日在房。
高云敛楚岫,曜景游川梁。
微径出丹林,列坐泛金觞。
佳宾未会合,良会安可常。
英曹幸文雅,献酬宁计行。
预恐还吹帽,烦君戒太康。
九日鄂渚登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鄂渚登高》是元代余阙的一首著名诗作,表达了诗人在秋季独自登高的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下面是对该诗的具体分析:
作者介绍:《九日鄂渚登高》的作者是余阙。他出生于元代庐州,字廷心,一字天心,先世为唐兀氏。顺帝元统元年进士,授同知泗州事,后因政见不合弃官归,曾参与修辽、金、宋三史等。
诗歌原文:南州理秋祓,嘉节协乾阳。爰与幕中友,临眺涉崇冈。维时天气肃,芬菊已沾霜。雷雷风振谷,凄凄日在房。高云敛楚岫,曜景游川梁。微径出丹林,列坐泛金觞。佳宾未会合,良会安可常。英曹幸文雅,献酬宁计行。预恐还吹帽,烦君戒太康。
诗歌鉴赏:《九日鄂渚登高》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壮丽景色。首句“南州理秋祓,嘉节协乾阳。”便展示了秋天特有的清爽和节日的庆典氛围。接着,“爰与幕中友,临眺涉崇冈”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一同欣赏高山之景的心情。而“维时天气肃,芬菊已沾霜”则通过天气和菊花的状态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氛围。
写作背景:据《九日鄂渚登高》创作背景来看,此诗应是在秋天的某个具体日子所作,即诗人在秋季独自登高的情景。诗中不仅描写了秋天的自然景色,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哲思。
《九日鄂渚登高》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篇,更蕴含着诗人深厚的情感体验和人生哲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也能够从中汲取到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深刻的生命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