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常州端午雅制

端午宫词进閤门,侍臣应得忝芳樽。
御罗画扇金花细,瓮茧朱丝玉臂温。
太子题诗成故事,前朝报国荷残恩。
更求医士三年艾,携向壶冰炷月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薛常州端午雅制》这首诗是由吴克恭所作,是一首元末明初的诗。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端午节宫廷内的雅致氛围与礼仪,描绘了端午时节宫廷中的情景和活动。以下是对《薛常州端午雅制》的具体分析:

  1. 诗歌背景介绍
  • 创作时期: 吴克恭创作的《薛常州端午雅制》属于元末明初时期的作品。
  • 所属朝代: 此诗属于元末明初时期,具体作者不详,可能是当时文人的作品。
  • 历史意义: 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为后人了解古代节日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1. 诗歌原文
  • 端午宫词进閤门,侍臣应得忝芳樽:端午时,宫中举行宫宴,群臣侍宴,应得之臣荣幸地享用美酒。
  • 御罗画扇金花细,瓮茧朱丝玉臂温:御用的罗纹画扇装饰着精细的图案,宫女们手持温暖的铜壶。
  • 太子题诗成故事,前朝报国荷残恩:太子曾经写过诗,成为一段佳话,而前朝的功臣们曾为国家立下赫赫功勋。
  • 更求医士三年艾,携向壶冰炷月魂:更加寻找能够驱除疾病的医生三年时间,并带着药水去祭拜月亮以保平安。
  1. 诗歌赏析
  • 文化价值:《薛常州端午雅制》不仅体现了端午节的历史传统,也展示了当时的文化氛围和宫廷生活的独特魅力。
  • 艺术特点:吴克恭在这首诗中使用了细腻的笔触来描绘场景,语言典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情感表达:通过对端午节习俗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及美好祝愿。

吴克恭创作的《薛常州端午雅制》是一首充满文化气息的元末明初时期的诗作。它不仅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