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钟琴

昔余北征年,岁晏霜满野。
江城起疏钟,残月随瘦马。
此时诗有思,倥偬不得写。
孰云舂容音,殷殷君指下。
千年峄阳桐,劲气种拱把。
斲之腹空洞,宇宙寄潇洒。
中郎久不作,妙质谁识者。
君从何处得,此物今代寡。
吾闻丰山鸣,寒玉粲万瓦。
安得弦清商,为我洗炎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霜钟琴》是元代诗人吴存创作的诗歌,描绘了诗人在北征年间的所见所感以及与琴声的邂逅

《霜钟琴》的创作背景体现了吴存的个人经历和时代环境。这首诗作是在诗人北征之际所作,当时正值岁晏霜满野,江城响起疏钟,残月伴随着瘦马。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边塞荒凉的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不安。

诗中通过“此物今代寡”等句式,透露出作者对古代音乐文化的怀念和敬仰。他提到了千年峄阳桐的劲气和宇宙寄潇洒的意境,这不仅是对其艺术价值的赞美,也是对传统音乐精神的传承。吴存通过对古琴这一乐器的提及,表达了对古典美学的尊崇,同时反映了元代社会文化氛围中对古文化的高度重视。

诗中提到了黄节的七言律诗《题陈云淙霜钟琴拓本》,这首诗歌创作于清末至民国时期,黄节以诗名世,其作品兼见唐诗文采与宋诗骨格,被后人誉为“唐面宋骨”。在这首诗中,黄节同样用霜钟琴作为意象,来表现一种凄清而深远的情感体验。这种文学表达方式,既显示了个人情感的独特性,也反映了特定历史阶段的文化心态。

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同样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诗中描绘了听蜀地僧人濬弹琴的情景,将琴声比作万壑松涛,使人感受到琴音之非凡。这不仅是对音乐本身的赞美,也是对知音难求的一种感慨。这首诗的意境明快畅达,语言优美动人,是中国传统音乐与诗歌完美结合的典范。

《霜钟琴》作为元代诗歌的一部分,不仅记录了诗人个人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情趣,还反映出元代文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传承。同时,它也是中国古代诗词与音乐融合的典型例证,展示了古代文人如何通过音乐来寄托情感、抒发志趣和反映时代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