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声睍睆燕差池,春到闲中日更迟。
偶蹑清都陪净侣,谁知胜境即良医。
屋头月上元无夜,树杪风来似有期。
坐客屡谈浑忘答,问余还职在何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莺声睍睆燕差池,春到闲中日更迟。
偶蹑清都陪净侣,谁知胜境即良医。
屋头月上元无夜,树杪风来似有期。
坐客屡谈浑忘答,问余还职在何时。
。
《次韵胡器之问病》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四十六字,前两句写自己在山中闲居;后六句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中的自然景色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这首作品通过对山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黄庭坚(1045年9月9日—1105年5月28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江西宗匠,晚岁自谓洪州罗浮也。祖籍南丰(今属江西省)永丰县,葬于北城山。汉族(一说许昌安众镇)。北宋时期文学家、书法家、茶学家。
黄庭坚一生致力于诗词创作,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和陈师道并称“苏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