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皋界分与天宽,小小园林望转安。
门外图书聊作府,庭前花卉静宜栏。
清怀不遣尘埃到,好句留将久远看。
放鹤从教云里去,也应回顾此江干。
九皋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皋亭》是元代诗人吴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是吴澄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精神自由的追求。
《九皋亭》是一首描绘园林景色的抒情诗。诗中“亭皋界分与天宽,小小园林望转安”两句,描绘了九皋亭的开阔景象,与天空融为一体的宽广视野,以及在园林中眺望的宁静与安详。吴澄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吴澄作为元代的著名诗人,其作品往往充满了哲理性和深邃的思考。从《九皋亭》中可以窥见吴澄对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的描述。诗中的“清怀不遣尘埃到,好句留将久远看”等句子,透露出作者超然物外、远离尘嚣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美好时光和诗句的珍视。这些句子不仅反映了吴澄的个人情感,也为后人提供了关于如何平衡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的宝贵启示。
吴澄的生活背景和他的文学作品也密切相关。他出身于抚州崇仁,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据史料记载,他在宋咸淳间科举未第后,便回归草屋生活;元世祖时期,被程钜夫推荐至京城,但因母亲年老归家;成宗时曾为国子监丞,后升司业、翰林学士;晚年虽受召任经筵讲官、修《英宗实录》,但他仍选择辞官归隐。这种经历使得吴澄的作品带有一定的传奇色彩和个人色彩,也使他能够从独特的视角观察世界,反映内心世界。
《九皋亭》不仅仅是一首诗的简单记录,它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和哲学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还能从中吸取到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内心平静与纯净的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