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鸿仙去五百载,一段高风未可攀。
忽睹草堂清绝处,分明几案有嵩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卢鸿仙去五百载,一段高风未可攀。
忽睹草堂清绝处,分明几案有嵩山。
吴镇并未创作《卢鸿嵩山草堂图》。实际上,《卢鸿嵩山草堂图》是元代诗人吴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吴镇,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元代嘉兴人,以工词翰和善画山水竹石著称。他的画作多反映清闲自得的隐居生活,其中最出名的是《草堂十志(嵩山十景)图》,包括草堂、倒景台、樾馆等多个景观。
诗句原文及译文:《卢鸿嵩山草堂图》的原文如下:
仙去五百载,一段高风未可攀。
忽睹草堂清绝处,分明几案有嵩山。
译文为:
诗句赏析:《卢鸿嵩山草堂图》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隐士生活的清高与超脱,以及他对嵩山景色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的“高风”不仅指隐士的精神追求,也暗喻了诗人自己的志向和品格。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是元代文人山水诗的典型代表。
背景知识补充:关于《卢鸿嵩山草堂图》的背景,该作品现存最早以“草堂”为主题的山水画是卢鸿款的《嵩山草堂图》,卷(又名《卢鸿草堂图》《草堂十志图》《嵩山十景图》),也是唯一一件署款唐代画家“卢鸿”名款的画迹。它不仅体现了元末四大画家之一吴镇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追求和理想。
尽管《卢鸿嵩山草堂图》并非吴镇所作,但吴镇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