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旧隐十五首 其十三

世事嗟何及,天伦恨已深。
乾坤一抔土,霜露百年心。
去住青山隔,艰危白发侵。
丈夫无别泪,此际倍沾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怀旧隐十五首 其十三”是元代著名文学家吴当的作品。下面将进行深入探讨:

  1. 作者简介:吴当,字伯尚,号崇仁人,抚州崇仁县(今属江西省)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颖悟笃实,精通经史百家言。在吴当的成长过程中,他的祖父从京师归来,补国子生后,吴当便开始学习并继承祖业。他在学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被荐为国子助教,后又晋升为翰林修撰等职位,并在江南农民起兵期间,担任江西肃政廉访使,参与镇压叛乱活动。

  2. 作品原文:世事嗟何及,天伦恨已深。乾坤一抔土,霜露百年心。去住青山隔,艰危白发侵。丈夫无别泪,此际倍沾襟。

  3. 作品注释:乾坤一抔土,霜露百年心。这里的“乾坤一抔土”指的是宇宙间的一切,而“霜露百年心”则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感慨。去住青山隔,艰危白发侵。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与自然相隔的孤独和年老带来的艰难困苦。

  4. 作品赏析:《咏怀旧隐十五首·其十三》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自然的感悟。整首诗充满了哲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吴当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现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独特见解。它不仅是一首抒情诗,也是对生命、时间和存在的哲学思考。

  5.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元末动乱时期,吴当经历了社会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变迁。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同时也表达了个人对于生命和历史的深刻认识。通过对《咏怀旧隐十五首·其十三》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特点。

《咏怀旧隐十五首·其十三》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它不仅反映了吴当的个人经历和思想深度,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来看待人生和自然。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元代文学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