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别浪子

关山路难越,荡子去何之。
花落愁飘泊,月明伤别离。
星河鹊飞夜,风雪雁来时。
迢递年华晚,寒衣寄与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关山别荡子》是唐代诗人赵嘏所作,这首诗通过描绘荡子的远行及对征西雁的期盼,体现了作者对远方游子的深情怀念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关山别浪子》:

  1. 作者简介
  • 赵嘏(约公元806年—约公元853年),字承祐,系出陇西(今甘肃省天水市)。唐朝著名诗人,为“大宛诗派”代表人物之一,世称赵嘏。他的诗歌以五言短篇见长,多写景咏物之作,在晚唐甚至整个唐代颇受欢迎,有“赵倚楼”之誉。与李频、许棠、张籍友善。
  1. 诗歌原文
  • 那堪闻荡子,迢递涉关山。
  • 肠为马嘶断,衣从泪滴斑。
  • 愁看塞上路,讵惜镜中颜。
  • 傥见征西雁,应传一字还。
  1. 作品鉴赏
  • 《关山别荡子》是一首描写离别之情的诗歌。它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远行者的深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关山”、“荡子”、“征西雁”等,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 诗歌的末尾表达了一种期待之情,即希望远方的人能够平安归来,传递着对朋友深深的祝福和牵挂。
  1. 创作背景
  • 《关山别荡子》的创作背景较为复杂,涉及多个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根据现有资料,这首诗可能出自元代,具体作者是周巽。然而,关于周巽的具体生平和创作背景,目前尚未有确切的历史记载可供参考。因此,在欣赏这首诗时,我们可以更多地关注其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而不是过于纠结于作者的身份和生平背景。

《关山别荡子》作为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歌,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无论是对于了解唐代诗歌文化,还是对于品鉴古典文学之美,都是一次难得的阅读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