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承恩赐青貂裘作

貂衲古来称贵服,龙光此日被寒儒。
金闺通籍联环卫,玉署传经忝范模。
挟纩虚言良足鄙,赐袍巧制未为殊。
微躯长在春风里,愿播阳和遍九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伏承恩赐青貂裘作》是元代诗人周伯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精湛的文学技巧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作者的文才与抱负。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
  • 周伯琦:元代饶州人,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幼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顺帝至正中累迁参知政事,招谕平江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余年。其仪观温雅,博学工文章,尤以篆隶真草擅名。
  1. 诗歌原文
  • 全文:貂衲古来称贵服,龙光此日被寒儒。金闺通籍联环卫,玉署传经忝范模。挟纩虚言良足鄙,赐袍巧制未为殊。微躯长在春风里,愿播阳和遍九区。
  1. 诗歌鉴赏
  • 主题思想:《伏承恩赐青貂裘作》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恩典的感激之情。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种对于权力和地位的复杂态度和微妙情感。
  • 艺术特色:周伯琦的诗作在用词造句上下了很大功夫,特别是在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艺术感和美感。
  • 历史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朝时期,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状况给文人带来了不少压力和挑战。周伯琦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这样一首诗,既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也体现了他们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心和思考。

《伏承恩赐青貂裘作》不仅在形式上呈现出严谨的艺术性,更在内容上传达出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和个人处境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是对整个时代精神的反映。对于喜欢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它是了解古代诗歌魅力和文化背景的重要读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