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汉献帝墓

山阳小邑汉遗城,马鬣荒芜汉献茔。
闰位馀分归典午,邺瞒空受不臣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阳汉献帝墓》是元代诗人周伯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对山阳小邑汉遗城和汉献帝墓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物的命运。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作者介绍
  • 周伯琦,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饶州人,元代诗人。他幼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顺帝至正中累迁参知政事,招谕平江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余年。周伯琦的仪观温雅,博学工文章,尤以篆隶真草擅名,有《说文字原》、《六书正讹》等作品传世。
  1. 诗歌原文
    山阳小邑汉遗城,马鬣荒芜汉献茔。
    闰位馀分归典午,邺瞒空受不臣名。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汉献帝的历史地位及其陵墓的现状。诗中“山阳小邑汉遗城”描绘了山阳这个地方曾是汉朝的故土,而“马鬣荒芜汉献茔”则表达了汉献帝墓地的荒凉景象。最后两句“闰位馀分归典午,邺瞒空受不臣名”则暗示了汉献帝虽然在历史上拥有特殊的地位,但他的墓地却无人问津,只能默默承受着“不臣”的命运。

  2. 诗歌鉴赏

  •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沉感慨。同时,诗歌中的意象也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如“马鬣荒芜汉献茔”象征着历史的消逝和文明的衰败。
  • 此外,诗歌在艺术手法上也颇有特色。如采用七言绝句的形式,使得诗歌结构紧凑、节奏明快;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直观感和画面感。
  • 在情感表达方面,这首诗既有深沉的哀思,也有对历史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理解。

《山阳汉献帝墓》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背景的诗歌,也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文学作品。通过对汉献帝的历史地位和个人命运的描写,诗人展示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物的精神风貌。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元代的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也为后世提供了一种思考历史与现实关系的独特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