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徐教授之钦州二首 其二

冉冉岁月暮,悠悠关塞长。
歌钟凝旅宴,舞袖拂征艎。
到日梅花乱,来春蕙草芳。
南金自昔重,寄赠可能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别徐教授之钦州二首·其二》是元代诗人范梈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徐教授深厚的友情以及对离别时刻的复杂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相关内容的介绍:

  1. 作者简介:范梈(约公元1270年—约公元1325年),字亨父,号玉山,元代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尤其擅长描绘山水风光与抒情写景,其诗作以意境高远、语言清新为人所重。在《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一书中,范梈被赞誉为“才气横溢”,“尤称俊逸”,显示了他的诗歌成就在当时已受到极高的评价。

  2. 原文及译文

  • 原文:“冉冉岁月暮,悠悠关塞长。歌钟凝旅宴,舞袖拂征艎。”
  •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在送别时对徐教授深沉的思念和不舍。”冉冉岁月暮”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感,而“悠悠关塞长”则描绘了漫长旅途中的艰难与孤独。”歌钟凝旅宴”意味着宴会上的歌声伴随着离别的忧愁,“舞袖拂征艎”则描述了徐教授离开的场景,衣袂随风飘扬,象征着即将到来的别离。
  1. 赏析鉴赏
  • 意境深远:《赠别徐教授之钦州二首·其二》中,诗人通过对时光流转的描写和对离别场景的细腻刻画,构建了一种既充满诗意又略带忧伤的意境。这种意境的构建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和对离别时刻的深刻感悟。
  • 语言精炼:范梈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能够在寥寥数语中表达复杂的情感。例如,“到日梅花乱,来春蕙草芳”两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也寓意着时间带来的变迁和美好记忆的传承。
  1. 背景知识
  • 元朝背景: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由蒙古族建立。元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文人墨客的生活、思想以及创作风格都受到了影响,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
  • 钦州地理位置:钦州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沿海地区,是一个有着丰富海洋资源和独特地理环境的城市。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体验也会有所不同,这也间接地影响了文学作品的内容和风格。
  1. 文学价值
  • 情感表达:这首诗通过具体的景象描绘和深情的叙述,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感和对离别时刻的感受。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触动人心,也让读者能够深切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 艺术手法:范梈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象征、比喻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他还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到诗歌中,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赠别徐教授之钦州二首·其二》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情感和文化底蕴的作品。它通过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不舍和对生活的感慨。范梈的这种艺术追求和创作方式,不仅在元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的新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