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鹿

野性难驯不称家,呦呦如怨复如嗟。
何如送汝归山去?许令台前卧落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鹿》是一首源自元代的七言绝句,由诗人范梈创作。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野性难驯不称家,呦呦如怨复如嗟。何如送汝归山去?许令台前卧落花。

  2. 作者介绍: 范梈,字亨父,一字德机,是元代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在文学上的成就尤为突出。

  3. 诗歌鉴赏: 范梈的《咏鹿》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鹿的自由与美好。诗中的“野性难驯不称家”表达了鹿的自然本性和对自由的渴望,而“何如送汝归山去?许令台前卧落花”则展现了诗人对这种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希望保护这种美好的愿望。

  4. 文化象征意义: 鹿在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吉祥、优雅和自由的象征。通过《咏鹿》这首诗,范梈不仅传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咏鹿》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艺术价值的作品,更是一份对自然和美好生活深切向往的表达。它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传统美德和文化价值的坚守与追求,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