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守岁

六十一年似,窗隙白驹驰。
人家守岁痴计,明日怕容辞。
万事才堪一笑,何必朱颜年少,谁不侮吾衰。
只看屠酥酒,先酌襁中儿。
无以为,闲檃括,谪仙诗。
人生日日浑醉,百岁以为期。
三万六千场耳,一日杯倾三百,巧历算能推。
试问自今去,余有几何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 守岁》是元代文学家姚燧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才情和情感,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庆祝守岁的风俗和心态。下面是对这首词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姚燧,字端甫,号牧庵,是元朝的著名文学家,曾任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等职,以其文采和诗作在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散曲作品也与卢挚并称,时有“姚卢”之称。

  2. 诗词原文
    六十一年似,窗隙白驹驰。人家守岁痴计,明日怕容辞。
    万事才堪一笑,何必朱颜年少,谁不侮吾衰。只看屠酥酒,先酌襁中儿。
    无以为,闲檃括,谪仙诗。人生日日浑醉,百岁以为期。三万六千场耳,一日杯倾三百,巧历算能推。

  3. 词作鉴赏

  • 主题思想:该词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通过对守岁的描绘,展示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 艺术手法: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窗隙白驹驰”,通过白驹的比喻,暗示时间的流逝;“人生日日浑醉”,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岁月的无奈。
  • 语言风格:该词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尤其是“无以为,闲檃括,谪仙诗”三句,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姚燧的《水调歌头 守岁》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通过阅读这首词,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也可以感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