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居 其二

逸志惟求静,栖身不寄哗。
讴歌同野老,鼓吹听池蛙。
云气连遥树,江光散落霞。
无因树勋业,亦是托生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所居》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诗,其中“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是千古名句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及政治家,其诗歌、词、散文皆有卓越成就,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苏轼的诗、词、文皆为后世所称颂,对后世影响深远。《所居》这首诗是他在乌台诗案中被诬陷时写下的作品。此诗不仅是对自身遭遇的抒发,同时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陶渊明,东晋时期大诗人,以其高洁的品格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深受后世推崇。他弃彭泽令返回柴桑里,四年后旧宅遇火,之后迁移至南里之南村,这一过程在《移居二首》中有详细的记录。这些经历使陶渊明的诗充满了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抗议。他的《移居二首》便是这种精神的最好体现,通过描写与邻居间的交往与互助,表达了一种和谐共处、乐天知命的生活哲学。

《所居》及其相关作品不仅展示了作者们各自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情感,还反映了他们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对社会现象的理解。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了解,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古代文人的生活理想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