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嬴鹿马望夷宫,亭长恩威起沛中。
肉食果能天下计,布衣何得草间雄。
恢宏汉业孤坟在,覆戴齐王尺土功。
回首五陵斜日远,行云万点乱秋空。
淮阴侯墓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淮阴侯墓下》是元末明初诗人胡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淮阴侯韩信墓的描述,抒发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感慨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诗歌原文节选:残嬴鹿马望夷宫,亭长恩威起沛中。肉食果能天下计,布衣何得草间雄。恢宏汉业孤坟在,覆戴齐王尺土功。回首五陵斜日远,行云万点乱秋空。
诗歌鉴赏:该诗描绘了淮阴侯墓的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韩信生前的辉煌与身后萧条的复杂情感。诗中的“亭长恩威起沛中”指的是韩信在刘邦手下崛起的历史背景,而“肉食果能天下计”则反映了当时政治权力的集中和残酷性。“布衣何得草间雄”则揭示了韩信虽为布衣之身却有盖世才能的事实。“恢宏汉业孤坟在,覆戴齐王尺土功”赞颂了韩信作为汉朝开国功臣的丰功伟绩,同时也透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最后两句则以夕阳西下、云雾飘渺的景象收尾,增添了一种悲凉和失落的情绪。
诗歌背景:《淮阴侯墓下》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元末明初,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动荡变革之中,社会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诗人胡布通过这首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以及他对历史英雄的深刻思考。
《淮阴侯墓下》不仅是一首描写历史的诗作,更是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和对现实社会的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以及对英雄人物的评价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