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杂兴 其六

高天鸿雁翼秋清,海宇红云去路明。
传语鲲鹏今几息,南图空阔岂无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中杂兴其六》由元代诗人王冕创作,是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王冕(约公元1287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食老翁,晚号信州逸史。他是元代著名的画家和诗人,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
  • 艺术成就:王冕在绘画和诗歌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尤其以画梅闻名,他的画作具有独特的风格。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原文如下: 漂泊殊无定,归来得暂安。
    不嫌知己少,似觉傍人难。
    梅屋春风细,松窗夜月寒。
    交游成契阔,重检旧书看。
  • 翻译内容:诗中的“漂泊殊无定”描绘了诗人在外流浪生活的状态,“归来得暂安”则表达了诗人归家后的暂时安定感。“不嫌知己少”表达了诗人虽然感到孤独但并不嫌弃知音稀少的情感,“似觉傍人难”反映了诗人对于亲近之人难得一见的感慨。“梅屋春风细,松窗夜月寒”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居所的环境,以及在春日夜晚的静谧与寒冷。最后两句“交游成契阔,重检旧书看”则是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朋友渐行渐远,诗人因此更加珍惜与旧书相伴的时光。
  1. 作品特点与赏析
  • 情感表达: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漂泊”、“安顿”、“知己”、“寂寞”等词汇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哲理的画面。
  • 艺术特色:王冕运用了典型的五言律诗形式,结构严谨,语言清新自然,既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又不失诗人的个人风格。
  1. 文化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作于元代,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社会变革频繁,文人的生活状态也因此而显得格外多姿多彩。
  • 地域特色:作为江南地区的代表,元代的文人墨客往往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地域特色。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难发现其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而且在思想上也富有深刻的内涵。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能够体会到诗人对于生活的独到见解以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