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为荡子妻,身是良家妇。
荡子事万里,纵横穷幽讨。
会促别日长,非恨相抛早。
恩义在人心,穷达安足道。
况未居贫贱,心亲情不衰。
黄金旧钗钏,长日市餔糜。
留得形容在,当见归来时。
效古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效古其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李白的文学成就,也展示了他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 作者简介
- 李白的生平与成就: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作广泛流传,对后世影响深远。
- 作品风格:李白的诗歌以豪放洒脱、想象丰富而著称。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超脱。
- 文学地位:在文学史上,李白的地位举足轻重,他的诗歌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中国诗歌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 诗歌原文及翻译
原文:《效古其二》
自古有秀色,西施与东邻。
蛾眉不可妒,况乃效其颦。
所以尹婕妤,羞见邢夫人。
低头不出气,塞默少精神。
寄语无盐子,如君何足珍。翻译:自古以来就有美丽的女性,西施和东邻都是其中的代表。
蛾眉不能嫉妒,怎么能效仿她皱眉的样子?
所以尹婕妤见到邢夫人后,感到羞愧,不愿再见。
低下头来显得没有精神,沉默寡言少了生气。
告诉无盐子吧,像你这样的人有何珍贵?
- 诗篇赏析与评析
- 思想内容:此诗通过描述女性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美丽和虚荣的批判。西施和东邻作为古代美女的代表,被提及是为了突出美貌的相对性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尹婕妤和邢夫人的形象则代表了不同的心态和价值观,后者因模仿而失去自我,最终导致内心的空虚。
- 艺术特色:这首诗采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使读者能够在脑海中描绘出场景。李白在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词汇和形象的动作描写,如“蛾眉”“颦”等,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 社会影响:此诗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它不仅是李白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唐代文化多样性的一个缩影。
- 创作背景
- 历史时期:这首诗创作于李白游历长安期间,这一时期是他诗歌创作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人生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
- 个人遭遇:李白在长安受到皇帝的赏识,同时也遭受了权贵的嫉妒和诽谤。这些经历反映在他的诗歌中,使得《效古其二》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政治隐喻。
- 时代背景:唐玄宗时期,社会风气开放,政治环境相对宽松,这使得文人可以有更多的创作空间和表达欲望。
- 与其他诗人作品的比较
- 与储光羲的作品比较:李白的《效古其二》与储光羲的《晨登凉风台》在主题上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涉及到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然而,李白的诗更多表现的是个人的情感和哲学思考,而储光羲的诗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的描写。
- 与丰坊作品的比较:《效古其二》虽然是李白的作品,但并非出自明代诗人丰坊之手。丰坊的《效古·其二》可能是指其他版本的或晚于李白的类似诗作。因此,直接比较两首诗并不合适,但可以推测两者在艺术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上可能存在相似之处。
《效古其二》是李白以其卓越的文学才能创作的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诗歌。通过对这首诗及其创作背景的分析,不仅可以领略到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入了解唐代的社会文化背景。此外,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它为研究李白的生平思想和诗歌风格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