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翁尝宝翠涛石,今我还珍翠涛砚。
翠涛沄沄生縠纹,云章龙文发奇变。
米芾砚山徒自惜,此砚颠应未曾见。
我初避乱失神物,玉蟾滴泪空悽恋。
珠还合浦乃有时,洗涤摩挲冰玉姿。
书舟轻迅逐凫鹥,喜出火宅临清漪。
松雪磨香淬毛锥,天影江波□碧滋,一咏新诗开我眉。
赋翠涛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翠涛砚》是元代文人倪瓒创作的咏物诗,描绘了对翠涛砚的深厚情感与珍视。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作者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的表达。
元代文人倪瓒对翠涛砚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赋翠涛砚》一诗中,倪瓒首先提到了岳翁曾珍藏翠涛石,而他自己则更加珍视翠涛砚。这种从岳翁到倪瓒的情感传递,不仅显示了翠涛砚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文人对于文物的珍爱之情。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描绘了翠涛砚表面的波澜纹理,将其比作“云章龙文”,形容其纹路之精妙、变化无穷。
在《赋翠涛砚》中,倪瓒还提及了米芾对砚山的珍视,但他认为此砚的纹理之奇变,远超过米芾的砚山。这种自我比较,反映了倪瓒对翠涛砚的独特发现与高度赞赏。同时,这首诗还表达了作者在动荡时期失去珍贵物品后的失落与哀愁。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赋翠涛砚》不仅仅是一篇赞美翠涛砚的作品,更是一首蕴含深刻情感的诗篇。
《赋翠涛砚》不仅展现了倪瓒对于翠涛砚的艺术鉴赏,也深刻地传达了他对文物保护的责任感和情感投入。这首作品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具有重要价值,也在历史和文化层面承载着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