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心轩为林子山赋

北堂深处别开轩,为奉慈亲背树萱。
一脉有情通雨露,百年无力报乾坤。
芰荷衣敞怜缝线,菽水供微愧倚门。
欲问春晖何所在,渭阳犹是旧王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草心轩为林子山赋》是元代诗人凌云翰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内容、艺术特色及其历史背景:

  1. 诗歌原文
    北堂深处别开轩,为奉慈亲背树萱。
    一脉有情通雨露,百年无力报乾坤。
    芰荷衣敞怜缝线,菽水供微愧倚门。
    欲问春晖何所在,渭阳犹是旧王孙。

  2. 诗的解读与赏析

  • 情感表达:《草心轩为林子山赋》中蕴含着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敬爱之情。通过“北堂深处别开轩”,展现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尊敬。
  • 象征含义:“一脉有情通雨露”象征着母爱的无私与伟大。雨露滋润万物生长,而母亲的爱如同雨露般滋养着子女。
  • 生活写照:“菽水供微愧倚门”反映了诗人在物质匮乏的条件下,仍然尽力让母亲过上安稳的生活。
  • 自然意象:“芰荷衣敞怜缝线”中的芰荷衣代表母亲的衣服,裳衣缝线则象征着母亲的辛勤劳作。
  • 时间与空间的对比:“渭阳犹是旧王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追忆,以及对母亲过往岁月的怀念。
  1. 历史背景与创作环境
  • 《草心轩为林子山赋》作于元代,当时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严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诗人通过对母亲的描写,寄托了对家庭和睦、国家安定的渴望。
  • 元代文人多以山水诗抒发其政治失意或怀才不遇的情绪,《草心轩为林子山赋》也不例外。它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1. 艺术风格与特点
  • 情景交融:这首诗情景交融,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紧密结合,创造出一种既真实又超然的艺术境界。
  • 含蓄委婉:诗人在表达感情时,往往采用含蓄委婉的方式,使得诗歌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 象征手法:诗中多处使用象征手法,如“芰荷衣”象征母亲的衣物,“菽水”象征生活的简单,增强了诗歌的象征意义。
  1. 文学价值与影响
  • 情感真挚:这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艺术成就:作为元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它在艺术上也有一定的成就,展示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风貌。

《草心轩为林子山赋》不仅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而且在情感上也具有深刻的意义。它不仅是诗人对母亲的深情怀念,也是对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古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