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猗谷中兰,粲粲丛上雪。
春风有时来,绿艳终不灭。
志士多古怀,君子有贞节。
于焉抱清润,允矣全脩洁。
孔操寡知音,郢歌谩成阕。
兴言得同心,援琴写幽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猗猗谷中兰,粲粲丛上雪。
春风有时来,绿艳终不灭。
志士多古怀,君子有贞节。
于焉抱清润,允矣全脩洁。
孔操寡知音,郢歌谩成阕。
兴言得同心,援琴写幽咽。
《兰雪斋为沈德源赋》是元末明初诗人凌云翰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猗猗谷中兰,粲粲丛上雪。春风有时来,绿艳终不灭。志士多古怀,君子有贞节。于焉抱清润,允矣全脩洁。孔操寡知音,郢歌谩成阕。兴言得同心,援琴写幽咽。
诗中的“猗猗”描绘了兰花的优美姿态,“粲粲”则形容雪花的美丽。春风的出现让这绿艳的花朵更加生机勃勃,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诗中表达了志士和君子坚守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品格,体现了作者对道德和纯洁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人也感叹世间知音难觅,郢歌虽美却成为无意义的哀怨。
《兰雪斋为沈德源赋》不仅以其优美的诗句吸引了无数读者,还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凌云翰的文学才华以及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