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皎俄如昼,山凉总是秋。
唐衢虽善哭,宋玉只供愁。
薄俗无青眼,流年已白头。
萧条昧生理,一恁拙于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月皎俄如昼,山凉总是秋。
唐衢虽善哭,宋玉只供愁。
薄俗无青眼,流年已白头。
萧条昧生理,一恁拙于鸠。
《怀鲜于必仁 其四》是明代诗人唐桂芳的作品。
唐桂芳,字元,号月亭,生活在明代中叶,是明代中期的一位文学家,以其精湛的诗歌创作闻名。他的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个人的生活感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怀鲜于必仁 其四》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野景象,其中蕴含着作者深沉的人生感慨。诗中的“月皎俄如昼,山凉总是秋”通过对比月光下的明亮与山间的凉爽,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以及自然界的变迁。而“唐衢虽善哭,宋玉只供愁”则是借用古人唐衢和宋玉的形象,寓意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不幸的人往往只能通过哭泣来表达自己的忧愁。最后两句“薄俗无青眼,流年已白头”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风气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洞察,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岁月蹉跎的无奈。
《怀鲜于必仁 其四》不仅作为一首诗歌流传至今,更成为了研究明代社会风情和文人心态的重要文献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分析,不仅可以感受到唐代桂芳卓越的文学才华,还可以深入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社会面貌。对于喜爱古代文学作品和对历史有兴趣的读者而言,这首诗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鉴赏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