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尽沙村路,林塘得隐居。
竹光琴席上,莲气酒杯馀。
露重时闻鹤,风平或见鱼。
会当明月夜,相与步前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行尽沙村路,林塘得隐居。
竹光琴席上,莲气酒杯馀。
露重时闻鹤,风平或见鱼。
会当明月夜,相与步前除。
《虞文学村居》是明代诗人徐贲所作的一首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更为详细的解析:
作者介绍:《虞文学村居》的作者是徐贲,一位出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的诗人,字幼文,号北郭生,祖籍四川,郡望郯郡(今山东郯城)。他的生平和作品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徐贲的创作活动跨越了明朝多个朝代,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
诗歌原文:行尽沙村路,林塘得隐居。竹光琴席上,莲气酒杯余。露重时闻鸑,风平或见鱼。会当明月夜,相与步前除。
诗意解读: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生活图景,通过具体景物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超然。例如,”行尽沙村路,林塘得隐居”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寻找心灵栖息地的愿望;”露重时闻鸑”则暗示了月光下的寂静与和谐。整体上,《虞文学村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安宁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理念。
《虞文学村居》不仅是一首表现田园风光的诗歌,更是徐贲表达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的重要作品。其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在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