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路山岩图

清溪入花源,流水春溶溶。
趣深屡回转,溪上森群峰。
参差楼观间,缥缈神仙踪。
门陪羽客行,时与樵人逢。
疏萝映崖瀑,薄云荫岩松。
孤鹤偶徘徊,众树恒芳浓。
践兹非徒游,要当尽从容。
固乏丹泉术,终期此相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松路山岩图》为明代诗人徐贲创作的五言律诗,而非文学作品《山路松声图》的描绘对象。这首诗作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审美情趣,展现了一幅清幽的山水画卷。

从艺术风格来看,《松路山岩图》体现了徐贲独特的诗歌魅力。《松路山岩图》的首句“清溪入花源”以清溪入画,暗示了画面的生机盎然和自然之美。这种通过小景入手,逐渐展开全貌的写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流动感和层次感,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诗人笔下的山水之美。此外,诗中多处运用了对仗和叠字,如“趣深屡回转”、“孤鹤偶徘徊”,这些修辞手法的使用,不仅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也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从文化背景来看,《松路山岩图》是元末明初的诗人徐贲的作品,这一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为这首诗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徐贲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其作品常常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哲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诗人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高洁的人格和超然的人生态度。

从文学价值来看,《松路山岩图》不仅是徐贲诗歌创作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了研究中国古典诗歌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古代文人生活和思想的重要窗口。

《松路山岩图》是一首具有重要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的诗歌。它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审美情趣,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社会风貌与文人情怀,成为研究中国古典诗歌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对于爱好诗歌和中国文化的人来说,阅读和欣赏这首作品,不仅能享受到语言的美,更能从中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