橐驼峰下路幽深,翠霭飞来白昼阴。
老衲候人登石岭,中丞问俗到山林。
睦州蒲向闲边织,秘监诗从定后吟。
月窟天香如昔梦,室中谈笑想同心。
和见心上人寄彦明中丞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见心上人寄彦明中丞·其二》是元代乌本良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时光流逝所带来的感慨。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了解:
作者简介:乌本良生活在元朝时期,其诗歌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背景和文化特色。《和见心上人寄彦明中丞·其二》作为其中的一首,不仅展示了乌本良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时光变迁的感慨。
诗句原文:去年曾共看芙蕖,今日秋风落木初。 只道锦𢄐游处熟,岂知金策出林疏。 奉亲独比陈尊宿,访客不忘虞秘书。
诗意解析:首联“去年曾共看芙蕖,今日秋风落木初”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去年共同观赏荷花的场景,而如今已是秋风萧瑟,落叶纷飞的季节。这一变化暗示了时间的快速流逝和季节的更迭。颔联“只道锦𢄐游处熟,岂知金策出林疏”则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诗人回想起过去一起游玩时的情景,但现在却物是人非,只能感叹时间之快和人事之变。颈联“奉亲独比陈尊宿,访客不忘虞秘书”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他以古人自比,表达了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尾联“间以独木为桥,跨之濯足,沁凉入骨。折而南,为华严寺,有洞可容千人,有石床可坐。”描写了诗人独自行走在桥上,感受着清凉的空气和自然之美。
《和见心上人寄彦明中丞·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时光和自然美的诗歌,也是对元代社会文化背景的一种反映。通过对这些诗句的深入解读,人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乌本良的作品及其背后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