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扬州忆昔四首 其四

四城赋拟张衡丽,十鉴书同贾谊哀。
腹里春秋纳云梦,案头今古起风雷。
青山不受折腰辱,白眼岂知徒步回。
舟泊城南更回首,寒风吹泪下天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探索

《过扬州忆昔四首 其四》是元代诗人袁桷的作品,此诗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内涵,展示了作者对扬州这座城市的深情厚意。诗中不仅描绘了扬州的自然景观,如“四城赋拟张衡丽”,还通过“十鉴书同贾谊哀”表达了对古代文化遗产的珍视。诗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及历史情怀。

诗中的“腹里春秋纳云梦,案头今古起风雷”形象地展现了扬州的地理位置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这不仅是对扬州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象征着这座城市作为交通枢纽和文化中心的角色。扬州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通的重要节点,汇聚了南北文化的精华,因此被古人誉为“腹里春秋”。

诗中所体现的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也非常值得注意。“十鉴书同贾谊哀”不仅表达了对古代书籍的珍视,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这种文化自信与传承的意识,正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通过对“黑发虎头真骨相,青春麈尾斗风流”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扬州历史人物的深刻印象。这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忆,更是对那些为扬州乃至中国文化发展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诗中流露出的深沉情感和哲理思考,使《过扬州忆昔四首 其四》超越了一般的旅游描写,成为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诗歌。它让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扬州的自然美景,更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深度和文化韵味。

我们不仅能领略到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表现力,还能深刻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