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南剑李士弘使君

水云离离千叠峰,海日如镜行天红。
使君新沐坐清樾,笔底丘壑生阴风。
玉兰之花不受触,日给飞泉三百斛。
高舂打衙人不来,鹤立苍苔动新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南剑李士弘使君》是元代诗人袁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袁桷,字伯长,号清容居士,元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他不仅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还对历史学有所贡献。袁桷在元朝的朝廷制册和勋臣碑铭中,多有作品留传。
  1. 诗歌原文
    水云离离千叠峰,海日如镜行天红。
    使君新沐坐清樾,笔底丘壑生阴风。
    玉兰之花不受触,日给飞泉三百斛。
    高舂打衙人不来,鹤立苍苔动新绿。

  2. 诗歌注释

  • “千叠峰”形容山峦重叠的景象,给人以雄伟壮观的感受。
  • “海日如镜”比喻太阳如同明镜一样明亮清澈,映射出大海的壮阔。
  • “使君新沐”中的“使君”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这里指李士弘使君。“新沐”意味着刚洗过头发,显得格外清爽干净。
  • “清樾”指清凉的树荫,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色宜人,令人心旷神怡。
  • “玉兰之花不受触”描绘了玉兰花的纯洁高雅,不受世俗污染。
  • “日给飞泉三百斛”形容泉源丰富,每日可以供应三百斛的水,显示出泉水充足,生活富足。
  • “高舂打衙人不来”中的“舂”是一种打击乐器,这里用来形容没有嘈杂的声音,环境宁静。
  • “鹤立苍苔动新绿”则描绘了一只鹤站立在青苔之上,周围环境清新,给人一种和谐的感觉。
  1. 诗歌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高洁气质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千叠峰”、“海日如镜”,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画面,也增强了诗的艺术效果。
  • 诗中通过对比手法,如“海日如镜”与“使君新沐”,展示了不同场景下的和谐美,体现了诗人观察入微的细致。
  • 最后两句“鹤立苍苔动新绿”则是对前文的收束,以鹤为引,带动读者感受春天的气息,同时也寓意着生命的活力和希望。
  1. 创作背景
  • 袁桷作为一位宫廷文人,其作品往往带有浓厚的时代特色和政治色彩。这首诗的创作可能也是为了表达他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某种批评或反思。

《寄南剑李士弘使君》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袁桷个人情感和思想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文学艺术,还能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和社会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