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似夷齐立首阳,平生高卧傲风霜。
若教汗简修青史,多少人留姓字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清似夷齐立首阳,平生高卧傲风霜。
若教汗简修青史,多少人留姓字香。
。
《竹》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如下:
青未了青山,
绿欲尽碧流。
千岁长不改,
万古常悠悠。
山中无历日,
四时共月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画卷,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竹子在自然界中的永恒与坚韧。诗人以“青未了”、“绿欲尽”来比喻青山之绵长、碧流之无穷,表达了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喜爱之情。
接着,“千岁长不改”,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竹子千年不变的品质和精神,象征着岁月流逝而生命永存的主题。最后两句“万古常悠悠”,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永恒与宇宙的广阔无垠,使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生的哲理。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